【學校沒有教的放鬆技術】
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,還沒有發展出快速的放鬆技術。
在過去的幾十年之間,城市發展、交通便捷、科技進步,在當年有誰能夠想像在手上拿著電腦和無線網路呢?而且是在每一個人的手上。
台灣在西元1900年初劉銘傳時期開始有電,不過就只是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與普及,在此之前,人類仍就維持接近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;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於2007年問世也僅僅是不到20年,而在30年前在工作下班之後,要找到人那可得打電話到家裡。
-
身而為人,可能需要思考的是,
我們的身體還沒有進化出一種快速放鬆的技術。
沒辦法注視發光體後,快速的深層睡眠,
沒辦法在緊繃的狀態,快速的鬆弛肌肉,
沒辦法在高度壓力中,快速的進入休息。
-
那該怎麼辦呢?
運用另一個人的優勢:「身心的交互作用」。
因為身體會影響心理,心理一樣會影響身體。
針對身體的放鬆技術,不管是伸展、慢跑,乃至於按摩、SPA,大約需要花費至少30分鐘只是剛剛開始,紛亂的心方才收回少許。因此,單單是從身體的放鬆技術著手還是遠遠不夠的 。
更需要的是「轉心」。
轉變心情、轉化看事情的心態、轉動看法的方向與角度,在操作熟悉時,轉心只是一瞬之間的過程。同樣一個辦公室,為什麼有人覺得壓力好大?有什麼總是悠閒從容?對應到相同事件,有人覺得不滿,也有人覺得舒適呢?
然而,不管是身體放鬆或轉心,都是學校鮮少教導的技巧或技術。
或許在未來幾年會逐漸在學科中加入「放鬆」這一門課,未來也會在放鬆的議題多點琢磨並分享一些小小心得。
大家有什麼「關於放鬆」的小撇步嗎?
#放鬆技術 #慢生活 #深呼吸 #睡眠障礙 #失眠 #淺眠 #頭痛 #偏頭痛 #眩暈 #暈眩 #頸紋 #脖子痛 #肩頸僵便 #肩頸緊繃 #自然療法 #能量 #兔子推推 #深層按摩 #按摩 #推拿 #瘦臉 #內臟鬆弛 #腦神經釋放 #腦神經鬆弛 #慢性疲勞 #自我療癒